党群工作

通知公告

吉林大学文学院党委领导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分析检查报告

发布日期:2009-06-09

作者:

点击:

3月份以来,文学院党委按照学校开展学习实践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和要求,在认真学习、深化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设置意见箱、发放问卷、网络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充分的谈心交心后,5月13日,领导班子召开了民主生活会,5月13日至20日各支部召开了组织生活会,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理清了思路,并制定了促进学院健康和谐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1、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文学院涵盖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三大学科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六个一级学科,学科专业多,情况复杂。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工作密不可分,存在的问题互为因果。
   ①未能充分发挥已有的多学科的综合优势。目前虽有考古学与生物学交叉发展的成功案例,但罕有院内各学科合作建设的范本。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建设固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同时,班子成员的提倡督促同样十分重要。以往班子虽然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缺乏必要的推动力度。
   ②各学科发展不平衡,一些学科缺少更好的发展平台。考古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并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有理想的发展平台。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是吉林省重点学科,个别领域的研究引人注目。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教育学等由于学科创建时间短,尚无博士点,师资不足,学校投入少,支持力度不够,学科建设成绩不明显。
   ③一些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如中国史方面教师年龄老化现象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中国史共有23位教师,副教授仅2人,后继乏人。一些学科未来的领军人物少,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隐患。如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均在60岁左右,没有中年学术骨干。东北地方史与辽金史,一直是历史系的优势学科,目前历史系从事辽金史研究的教师中共有6位教授,但其中4位年龄已超过50岁,却没有一位副教授。非常明显,虽然辽金史研究在短时期内仍能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并有一定的发展,但6年以后,4位教授相继退休,彼时在国内保持30余年领先地位的优势能否持续下去,令人担忧。有的学科缺少强有力的带头人,有的学科则缺少自己的带头人。如博物馆学一直与考古学共同建设与发展,目前已有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都是考古系教师,还没有纯粹的博物馆学方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
   ④不少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存在“近亲繁殖”现象。如我院强势学科考古学,除林沄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之外,有21名教师都是由本校考古专业自身培养的学生留校任教的。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校在地缘和待遇上没有优势,从外部引进人才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院班子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上的细致程度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当然有的问题是历史造成的。
   ⑤有影响的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与文学院的规模不成比例,标志性成果不是很多。
   2、行政管理与教辅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学院的发展和建设,依赖于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队伍以及一流的教辅队伍,三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院各项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但是我院行政管理与教辅队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事业心、责任感不强,办事效率低;服务意识不强;全局观念不够,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个人修养不高,吵嘴甚至打架现象偶有发生;科学管理意识缺乏,有章不循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的产生虽与行政管理与教辅队伍的自身素质有直接联系,同时也与多年来我院所采取的人性化管理有关。文学院由原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历史系、考古学系、古籍研究所及四个校区的大学语文教师组建的大学语文教研部组成。为了使新文学院能够和谐发展,以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采取人性化管理理念与模式,尽量避免管理上的硬、冷、死。合院8年多,经过短暂的磨合期,一直保持融洽的局面,教职工普遍感到生活在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中,这中间人性化管理功不可没,只是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管理不够严格,兄弟相处,一团和气。对犯错人员虽有批评,但力度不够,如对当事人惩之不切,则对其他人戒之不能。近几年院班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措施,已有改变的趋势,但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3、教风学风、考风考纪问题及产生原因
   ①某些教师对教学重视不够,在教学工作上缺乏敬业精神。教师的工作态度存在问题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主要原因是由于奖惩机制存在问题,致使很多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而教学、教研积极性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教师科研成果丰硕,也难以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这个指挥棒导致教师忽视了最重要的产品的生产----培养学生。
   ②个别专业的部分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指导上不够认真负责,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个别论文甚至违背学术规范。导师缺乏责任心,不肯下功夫指导,研究生抱有投机与侥幸心理,双方合力致使论文失范,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
   ③个别专业的学生在学风与考风考纪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旷课、迟到、早退、开小差现象较多,考场舞弊行为时有发生。个别家长打招呼、走后门,对教师坚持公平、公正产生了干扰。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散漫、抄袭已成习惯,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院落实规章制度不够严格,另外,管理者有所顾忌,教师碍于情面,客观上助长了不良风气。
   4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与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学校制订、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学院在此基础上也制订了相应的规章与实施细则,但形势发展日新月异,相关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的修订往往滞后;而制订的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有的也未经精心调研,充分讨论。另一种情况是,制度的规定比较明晰,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打折扣的现象,有的问题甚至还比较严重,对学院的一些工作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给学院以后的工作造成隐患。主要原因,一方面领导班子对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相关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另一方面不愿得罪人的心理造成了执行制度缺乏力度。另外,班子分工个别地方尚欠明确,在重大事情集体决策、决策后狠抓落实、明确责、权、利、充分发挥教研室作用、实践教学等方面也有做得不够到位之处。
   二、发展思路与整改措施
   1在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及学术研究方面,文学院下一步要做的主要工作:
   ①充分利用现有学科平台、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大力提倡并创建有特点、可操作的新学科、交叉学科;创建更多、更高层次的学科平台,为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条件。考古学国家重点学科进一步建设发展,争取年内获得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大对优势学科和发展潜力较大的学科的投入与建设力度,中国现当代文学、历史文献学、汉语言文字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力争4年后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专门史、中国古代文学、应用语言学等专业则争取尽快申报省级重点学科。设立文学与传播专业博士点,同时准备申报新闻传播学专业博士点,现代传媒与应用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争取年内由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升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校属研究机构“民族研究所”,筹建“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东北区域传播文化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中心”。请学校继续加大支持力度,保障考古与艺术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得以顺利进行,使文物陈列室所藏上万件珍贵文物能够在教学、科研及对外展示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②在师资培训、扶持和人才引进上创造有利条件,采取可行措施吸引海内外名校博士来我院任教,吸引在某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我院作学术带头人,继续抓好现有在编人员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各学科专业近5年师资培训、扶持和人才引进计划如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分别引进1—2名优秀中青年学者或优秀博士毕业生;新闻学:近5年选留、引进人才5—10人;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引进2—3名海内外知名学者或优秀博士毕业生;播音主持与艺术:广播影视编导方向引进人才1—2名,特别是从事广播电视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又热爱教师事业的广播影视编导专业人员;东北地方史与辽金史:2名优秀博士毕业生;高句丽渤海考古和中国古代建筑: 2009年至少选留1名优秀博士毕业生,同时,按照学校引进人才的标准和要求,近5年面向海内外招聘学术带头人1—2名。考古学(除高句丽渤海考古和中国古代建筑外): 5年内按校内校外一比一的政策陆续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引进4-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学者;博物馆学:每年增加1—2人,可引进本科是学习博物馆学专业(包括文物保护方向)的硕士及以上优秀毕业生,同时考虑从其他相关专业如心理学专业、社会学专业吸引优秀的硕士以上的毕业生。(“吉林大学文学院人才招聘启事”已于2009年4月2日挂到吉林大学网站上)
   ③进一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在科研成果奖励、主办及参加高规格学术会议、青年教师扶持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学院在未来的科研管理方面拟尝试性地开展“标志性研究成果”的评定工作。
   2在行政管理与教辅队伍建设方面拟采取如下措施:
   ①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从现在开始,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特别是奖惩、激励制度,使制度建设跟上学校、学院发展的步伐,为实现依法治院打下深厚、牢固的基础。
   ②加强制度执行的检查力度,对制度落实的实际结果实行跟踪监查。
   ③加强对行政、教辅人员的素质教育,定期进行爱岗敬业方面的教育,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业务培训,提高全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准。
   ④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充分利用学院网站这一载体,及时将学校、学院的各种信息告知教师及学生,做到信息畅通。
   ⑤争取每学期进行一次调查问卷,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了解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提升管理质量与水平。
    3狠抓教风学风、考风考纪,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做好落实环节的工作。
   针对一些教师对教学重视不够,在教学工作上缺乏敬业精神问题,一方面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另一方面呼吁请学校建立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机制,在职称晋升、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选聘、评奖评优等方面制定硬性指标,配以落实细则,提高教学、教研积极性。在学校相关政策出台前,文学院拟在这方面率先做尝试。同时进一步加强教学监督,进一步发挥院督学的作用,形成定期的听课制度——领导需要听课,同专业或相似专业教师之间也应有组织地互相听课,提出改进意见,形成重视教学、重视人才培养的风气与氛围。针对个别专业的部分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培养与论文指导上不够认真负责,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下降,个别论文甚至违背学术规范现象,要在建立健全制度上下功夫,明确不同管理者、指导者的职责,责任到位,责、权、利相一致。充分发挥学院班子和文学、历史学两个学位分委员会的作用。制订文学院研究生和指导教师具体工作月历,要求指导教师提供指导论文的证据,全部学位论文匿名外审,把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关。对本科生学风与考风考纪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程序入手加强老师(特别是主考、监考老师)的责任感,进一步加大监考人员投入力度,严防死守。对特殊学生群体采取必要的遏制手段。通过整顿教风学风、考风考纪,不断摸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经过一两年的实践,设计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与操作程序。
  4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使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与时俱进。
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东风,年内分批、分步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与实施细则,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研讨会,使制订的规章制度既符合上级部门的文件精神,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还有可操作性。同时班子成员放下包袱,加大规章制度的执行、实施力度,以保证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深入学习实践活动使文学院党委班子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明确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学会有意识地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下一步的整改落实阶段及未来的工作中,院党委、行政班子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进一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精神,高度重视学院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为全院师生多办实事、好事,推动学院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文学院党委
                                                2009年6月9日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管理员信箱:zygl@jlu.edu.cn

版权所有 2015 吉林大学 吉ICP备06002985号-1

当前访问量:0020540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