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始建于1952年,197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秉承前辈学者于省吾、蒋善国、许绍早、唐漱石、韩峥嵘等先生“悠悠万事,学术为大”的宏阔胸襟,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历经几代学者的辛勤耕耘,不懈努力,逐渐形成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学科体系。新世纪以来,在柳英绿、徐正考、李守奎、武振玉、王光全、李子君等学者带领下,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音韵学、古文字学、现代汉语语法等各研究方向亦获得了稳定发展,使得该学科特色鲜明、成绩斐然,在国内外赢得了良好声誉。

左起依序:唐作藩先生、王力先生、王力先生夫人夏蔚霞女士、许绍早先生
十余年来,学科团队先后承担国家和教育部科研项目共计2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一般项目9项、后期项目1项、青年项目4项、教育部项目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语委项目、高校古籍整理项目、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及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项目26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中国社会科学院胡绳青年学术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3项、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
现任团队成员先后主持吉林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吉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建设项目1项、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吉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精品课建设项目1项,获吉林省第7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近年来,现任团队成员在《中国语文》、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3部,编著本科、研究生教材4部。


一、师资团队
学科目前师资队伍配备齐整,现有教师共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6名;教授4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形成了老中青搭配合理,有助于持续发展的学科梯队。

徐正考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汉字学。先后主持吉林省本科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项,获吉林省第7届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担任吉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建设项目“古代汉语”的主持人,编写了《古代汉语》(主编)、《古汉语文献导读》(副主编)等教材。先后为硕士生、博士生开设“汉语语法史”“音韵学”“汉语词汇史”“古文字学”“古文字学导论”“古代语言学文献研读”“汉语语法史经典著作研读”等课程。多年来,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3项,吉林省社科基金规划项目4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30余项,其中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含2项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9项吉林省政府奖,4项长春市政府奖;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语委语言文字督导专家、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长、《中国语文》编委等。获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宝钢优秀教师、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第一层次)、吉林大学匡亚明教授(卓越A)等荣誉称号。

武振玉教授
研究领域一是古汉语语法及词汇研究,出版专著《汉语史论》,发表论文50余篇;二是出土文献(侧重两周金文)语言研究,出版专著《两周金文虚词研究》《两周金文动词词汇研究》,发表论文50余篇。先后为硕士研究生开设“训诂学史”“中国古代语言学史”“汉语史语料学”“古文字选读”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古代语言学史专题讲座”“汉语词汇史”“汉语史研究方法论”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吉林省教育厅项目1项、吉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2项。

李子君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先后主持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项,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吉林大学学术学位研究生精品课建设项目1项,出版教材《汉语音韵学讲义》(独著)、《音韵学通论》(副主编)2部。先后为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开设“汉语音韵学”“汉语方言学”“中古韵书史”“音韵学研究专题”“《切韵》学史”“韵学‘三名’讲疏”等课程。20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2项,其中任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承担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1项,独立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独立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独立完成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完成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1项。在《中国语文》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的论著先后获“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1项、“吉林省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第二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项、“第七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等。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吉林省语言学会副理事长等,获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吉林大学“唐敖庆-匡亚明”学者英才教授等称号、入选吉林省2.0版2021年度第二批次人才。

秦曰龙教授
主要从事音韵学、官话方言与汉语史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在《古汉语研究》《域外汉籍研究集刊》《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辞书研究》等杂志发表《清代汉语语音史谱系建构》《永岛荣一郎藏“原本”<五方元音>论考》《<五音通韵>编纂特点述论》《白山音系:胶辽官话与东北官话的接触与融合》《鸭绿江中上游的胶辽官话》《日本明治时期以来中国语教科书中的“满洲语”资料》《现代汉语外来构词词素研究的基本问题》等论文30余篇;作为副主编出版《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日本汉语教科书汇刊(江户明治编)总目提要》《对外汉语教学论著指要与总目》等著作5部;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2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吉林汉语方言调查”专项任务3项、吉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2项;作为负责人在研项目有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吉林语言资源集”1项,累积到账经费60余万元;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代‘广韵-集韵’系统韵书韵字大成、数据库建设及宋代韵书史建构”)子课题负责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东亚汉语音韵学史文献发掘与研究”)主要成员。其博士学位论文《清抄本<五音通韵>研究》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其他成果获得过“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长春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1次等奖励荣誉。

周莉副教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功能语法、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于一年的海外教学经历,把语言理论应用到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从互动语言学角度研究汉语评价性近义成分。先后主讲“汉语语法学”“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汉语语法化研究”等课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语合中心项目、吉林省社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省语委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近年来,对功能视角下的评价表达和语义演变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其博士论文经选拔入选《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第九辑)。曾在《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研究》《语文研究》《汉语学报》《汉语学习》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先后赴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进修,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公派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曾受邀于“《世界汉语教学》青年学者论坛”做主题发言,在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上的发言广受认可。担任吉林省语言学会理事和《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报》等专业期刊的外审专家。

李松儒副教授
主要从事古文字学研究,在古文字研究领域成绩斐然,其所从事的古文字字迹研究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著有学术专著《战国简帛字迹研究——以上博简为中心》《清华简〈系年〉集释》两部,并在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文史》《古文字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近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中央高校人文专项等各类项目多项,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次受邀在海内外高校做专题讲座。

肖攀副教授
主要从事古文字学方面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清华简<系年>文字考释与构形研究》《汉代文字编》两部(第二作者),在《古文字研究》《中国文字研究》《出土文献》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吉林大学种子基金项目等多项,并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一般项目。科研成果分别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次)、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长春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
二、学术交流
学科学术交流活动频繁丰富,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一方面,老师们积极“走出去”,在各自专业领域不断精进,曾多次赴国内外一流高校和权威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和合作,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权威性学术会议,加强与学界的互动,以提升本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顶级专家“请进来”,举办了系列名家讲座,通过专家们精彩的报告,拓宽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使师生在与专家们的近距离互动中立足学术前沿、不断提升。

徐正考教授赴韩国汉阳大学参加学术交流

徐正考、李松儒、肖攀等老师参加第四届“古文字与出土文献语言研究”学术研讨会

李子君教授荣获“胡绳青年学术奖”

秦曰龙教授在厦门参加首届汉语音韵学史高端论坛

周莉副教授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参加第26届国际中国语言学年会

李松儒副教授在瑞典民族学博物馆考察中国文物

2019年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莅临我院作主题演讲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刁晏斌教授讲座“汉语史研究新版图:构想与实践”

2018年韩国汉阳大学严翼相教授莅临讲座“遗传学、类型学和韩汉语言亲属关系质疑”

2019年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语言大学华学诚教授莅临我院讲座“浅议异文、通假与经典”


2020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陶红印教授为我院师生做线上讲座

202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梅教授为我院师生做线上讲座
三、学生培养
学科注重对学生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全方面培养。一方面,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积极为学生搭建学术发展平台。譬如,导师带领学生赴国际知名高校交流学习、开阔眼界;承办学界有影响力的大型学术会议,曾与北师大等校合办本专业的高级研修班等,以期营造开放自由的学术氛围,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由导师亲率学生深入基层进行方言的田野调查,以掌握第一手语言资料,从现实语言生活中发现问题,为语言实证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致力于通贯古今、兼收并蓄,旨在培养既具国际视野,又有传统语言学根基的学术新苗。经过几代老师的辛勤耕耘,本专业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在全国各大高校、政府机关、新闻媒体等单位已经成长为骨干和中坚力量。



2017年秦曰龙教授带学生在浑江遴选发音人

2018年秦曰龙教授带学生到临江调查方言

徐正考教授课下为本科生答疑解惑

周莉老师带领学生在整理语言调查问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