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伊斯兰国”宣传策略与反恐传播——关于舆论战博弈的思考 》(独撰),《舆论学研究》(第二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3月; 2.《“人-媒”过度互动与新媒体“绑架”——兼论“众媒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第二作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11期; 3.《公益广告之“笑”及其传播机制分析》(第二作者),《新闻知识》,2016年10期; 4.《互联网信息背景下经典传播理论的弱化与新变》(第一作者),《图书馆学研究》(CSSCI),2016年18期,《新华文摘》2017年2期全文转载; 5.《“需求”导向与“素养”引领的融合——吉林大学“信息素养教育课堂”的启示》(第一作者),《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9期; 6.《求“笑”失“艺”:影视艺术的蜕变与异化》(独撰),《笑与生活艺术化》论文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11月; 7.《罪证公之天下 历史需要铭记——<铁证如山:吉林省新发掘日本侵华档案研究>读后》(独撰),《优游者》第4辑“长春的殖民遗迹”,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12月; 8.《旅游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城市形象传播》(独撰),《“城市文化与长春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吉林美术出版社,2014年12月; 9.《“软传播”更有效》(独撰),《吉林日报》(学习实践版),2014年10月7日; 10.《吉林文化产业发展与东北地域文化传播》(独撰),吉林大学科学前沿与交叉学科创新项目结项成果,《吉林大学“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系列学术活动论文选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11.《<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刊载特点考证》(通讯作者),《华夏文化论坛》(第十辑),CSSCI集刊,吉林文史出版社,2013年12月; 12.《再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基于信息鼎沸的羁绊与人的全面发展之思考》(独撰),《现代传播与中国社会发展》国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吕钦文主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10月; 13.《“前新闻时代”与“前新闻现象”——对现有新闻史完整性的质疑》(第一作者),《学术交流》(CSSCI),2013年8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1期论点摘编; 14.《官员的媒介素养与政府形象传播》(第一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2013年第17卷第4期,该文被《中国媒介素养研究年度报告2013》全文收录,彭少健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5年2月; 15.《新闻文学的历史嬗变——基于“新闻文学化”与“文学新闻化”之思考》(第一作者),《作家》(北大核心期刊)2013年14期; 16.《动画艺术的构建与传播对儿童心理的影响》(第一作者),《戏剧文学》(北大核心期刊)2013年5期;《新华文摘》2013年第16期全文转载; 17.《历史传播细节化与大众化的嬗变——<长春,伪满洲国那些事>读后》(第一作者)《社会科学战线》(CSSCI)2013年1期;《优游者》第4辑“长春的殖民遗迹”全文转载,2014年12月; 18.《从“媒介短缺时代”到“超传播时代”——关于新闻文体“文学演变”的历史质询》(第一作者),《华夏文化论坛》(第八辑)CSSCI收录集刊,吉林文史出版社,2012年12月。 19.《东北民俗文化的传承与特色文化产业的开发》(独撰),《东北民俗文化的当代形体及其传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吕钦文主编,吉林文史出版 社,2012年7月;该文于2012年8月被《中国地域文化研究》第13辑(韩国详明大学、韩中文化信息研究所主办刊物)全文转载;该文于2013年12 月被长春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成果文集《研究与实践》全文转载,姜家懋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 20.《“超媒介传播时代”与正在“走回文学的新闻”——一个关于新闻命运的“盛世危言”》(除导师外第一作者),《文艺评论》(CSSCI扩展)2012年7期; 21.《 “超媒介传播”视阈下青少年成长问题透视 —— 兼论实行媒介素养教育》(第一作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3期; 22.《“新新闻”之回归与启示》(第一作者),《文艺争鸣》(CSSCI)2012年5期; 23.《“媒体泛化”对青少年成长影响的分层探究》(独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5期; 24.《新闻文学化:从历史到当下传播走向的审视》(第一作者),《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2期; 25.《媒介素养相关概念及内涵》(独撰),《吉林日报》(理论版)2010年12月3日; 26.《新媒体发展对广告业的消解与重构》(独撰),《现代广告》(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22期; 27.《地狱之城受难者灵魂的呐喊与人性光辉的映照》(独撰),《电影文学》(北大核心期刊)2009年19期; 28.《谁是媒介素养的缺失者?——解读“媒体失语症”背后的舆论监督》(独撰),《华章•城市文化》2009年第7期; 29.《什么是素质、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独撰),《华章•城市文化》2009年第7期; 30.《在信息“解读”中实现心理“解毒”——象牙塔内媒介素养教育的紧迫性分析》(独撰),《华章•城市文化》2009年第7期; 31.《发轫于精英阶层的“素养行动”——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独撰),《华章•城市文化》2009年第7期; 32.《媒介素养:泛媒体时代必备的一种能力 ——访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独撰),《华章•城市文化》2009年第7期; 33.《在信息解构中确立主体性——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方法与步骤的探究》(独撰),《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34.《从“e”、“e家”到“我的e家”》(第二作者),《广告人》2008年03期; 35.《试论广告画面与广告语的传播关系》(独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6.《劝服的艺术表征——透视广告美学要求与目的之间的关系》(独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37.《创设媒介互动情境、确立儿童批判意识——浅谈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独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8.《试论名人广告“意见领袖”作用的缺失 》(独撰),《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9.《目标管理与激励教育》(第一作者),《人民教育》(CSSCI)1999年11期。 |